元亨簡介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歷史沿革

明清時代的元興寺

 

元亨寺位於高雄市鼓山區鼓岩里(舊稱興隆里),舊稱元興寺、岩仔、鼓山岩、打鼓岩。據《高雄市志》:「佛寺泰半擇建於山阿巖石之間,稱此類佛寺為巖;打鼓岩者,即日據時期之田町即山下町一帶,因打鼓山麓有元亨寺,市民稱之為打鼓巖。」

元興寺的由來,據1764(乾隆29)年王瑛曾所撰《重修鳳山縣志》:「元興寺,在縣城南鼓山麓。乾隆八年,住僧經元募建。寺背山面海,門前有小港環之;圓林茂密,竹林、花果之屬甚盛。循曲徑而上,仰凌絕頂,俯瞰大海,為近邑聖概,有寺田數甲。」此為官方最早記載有關元亨寺的史料。元亨寺原名為「元興寺」1743(乾隆8)年為福建漳州經元大師募建,主祀觀音大士。依山向海,寺前溪流環繞,寺產佔地有數甲之大,由此略知當時寺院盛況之梗概。圓林中樹木茂密、奇花百果隨處結放,為附近十八個庄頭(鼓山、哨船頭、旗後、赤竹、中州、鹽埕埔、三塊厝、大港、大港埔、前金、過田子、林德官、頂寮、下寮、籬仔內、戲獅甲、五甲、前鎮)居民朝聖膜拜的古剎。又因寺前溪水清澈見底、甘甜美味,常為善男信女爭相取用,作為消災解厄的大悲咒水。循著彎曲的山路而上,即可仰望穹蒼之大,俯瞰海洋之深,景色宜人堪稱鼓山八大勝景之一。

 

日治時期的元亨寺

 

據元亨寺「寺觀碑記」載:「迨同治元年,富豪黃拱先生重修,順則移址易向,或謂有所懷也。未幾,祝融兩度,風伯雨師,化為荒墟。」元興寺到1862(同治元)年,在度由富豪黃拱居士重新修建,並將原本在打鼓山山麓的大殿(今觀音瀑布後山上),遷移之山下平地之處,且更動座向。1884(光緒10)年由第十三代鵬輝和尚擔任住持之職,他秉持著慈悲為本的理念,度化許多眾生。和尚為人謙和老實,因而進香朝拜的信眾與日俱增,元興寺屬於打鼓附近居民的地方廟寺,香火鼎盛,又恢復一百多年前之盛況,每日前來進香的信徒絡繹不絕,經常擠的水洩不通。未幾,寺院又遭到一次更嚴重的祝融之災,所有物品及建築付之一炬,唯一倖存的是從火海中搶救出來的三尊金身佛像。元興寺從黃拱的重新修建到燒毀,這30年間共經歷兩次火災,將寺院化為廢墟。

當時的住持鵬輝和尚,為了保留這處少有的地方信仰中心,無不四處奔波,所幸寺院福田有種,在信眾及地方人士戮力護持之下,漸漸地恢復了寺容,並將原本的「元興寺」易名為「打鼓岩元亨寺」自此沿用至今。自鵬輝和尚(第十三代)之後,「元亨寺」經歷六任的住持(阿黑姑、利德和尚、含笑姑、頌吉和尚、頌覺和尚、明道和尚)後傳至日籍的東海宜誠和尚。

光復後的元亨寺

 

東海禪師離台後,元亨寺於1946(民國35)年,禮聘愛姑任第二十一代住持。但之後為了元亨寺的永續發展,經黃璋謁董事的推薦,禮請才德兼備的永達法師擔任住持一職。永達和尚任職期間,大力整頓寺務,除捐贈寺前土地作公共道路外,還申請更名為「元亨街」,街道全部鋪設水泥以利行人通行,並修建寺容及四周環境,使之煥然一新。日後元亨寺又經歷了開證和尚及鄭番、林張枝兩位居士的先後住持。

 

 

 


菩妙和尚於民國1964(民國53)年9月20日(農曆8月15日)晉山元亨寺,為第二十六代住持。當時元亨寺財務相當艱困,只餘現金500元,且尚留有負債。但菩妙和尚不以此而退卻,在任40年間秉持著「不忍眾生苦,不忍聖教衰」的悲願,開山闢地、蓽路藍縷,重興元亨寺昔日的風光。先後完成念佛會、興建大雄寶殿、創辦佛學院等三大宏願,對於其他寺務如分院設立、佛學教育、社會關懷、公益活動等不遺餘力的全力推動。其「老修行」與「慈悲王」的雅號不脛而走,為人所樂道。後因深感年邁,薪火相傳,於2004(民國93)年9月28日,舉行菩妙老和尚晉山四十週年退位暨淨明和尚陞座大典,統領大眾精進修行。

 

 

淨明和尚生性耿直樸實,待人謙遜慈悲,與世無爭的修行風範為教界所敬崇。上任以來,積極推動弘揚佛法,僧伽教育、慈善公益等法務,在穩定中求進步,以身作則樹立模範,統領四眾弟子潛心修行。